第5章 此子不凡

正因为李世民的声望在整个大唐疆域无人能与之抗衡,李建成心怀忌恨,为了帝位与权力,最后与李元吉密谋,准备起兵诛杀秦王李世民,只是密谋泄露,逼得李世民先下手发动玄武门之变。

若是李世民不除,李建成的帝位基本坐不稳,为了江山社稷,别说是兄弟,就算是父子关系,挡路者也一样一脚踢开,谁挡道谁就是敌人,在帝位面前,真理只有一条,坐上帝椅统天下。

李世民就是一块通向帝王的挡路石,而且是块巨石,李建成非但没能搬得动,结果自己反被巨石砸中,失去帝王之位。

唐国公李渊坐在寺中后院一个小亭里,与一位老迈的僧人正在对弈着。

李渊年约四十多岁,一身华丽的淡黄色锦袍,脸容俊伟雍正,隆挺的鼻梁,那双闪着精芒的眼神凌厉迫人,令人不敢对视,嘴角边那黑得发光的胡须修剪的整齐有序,整个脸部轮廓线条分明,英俊又不失威严。

他的身体笔直坐在方椅上,稳坐如山,从坐姿就能看得出李渊的身材很高很雄伟,举止从容而优雅洒脱,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摄人威压的气势,隐隐中流露出高贵的气质。

萧飞初次见到这位缔造大唐王朝的首位帝王,果然有不凡的气度。

但对于李渊的所作所为,确实算不上是一位有作为的王者,他能有幸创建大唐帝国,由弱变强,最大的功劳莫过于李世民的作为。

李渊本是一位优柔寡断的人,能下决心反隋的英明决策,也是被李世民,裴寂和刘文静合谋成功逼反的,同时,能在最短时间内创建大唐帝国,也是得益于李世民率军成功偷袭长安。

其实李渊的才能平庸,生性胆弱又好色,处理三个儿子之间的关系也极不公平,对待李建成太子,简直就是宠幸无比,而对李世民却是一边重用,一边又提防。

李渊也不能说良善之辈,也有决绝狠辣的手段,尤其对待那些反王霸主,不管是被俘或者投降的,最终逃不出被处决的命运。

如果说他最大的优点,就是在对待朝中大臣,不管是前朝遗留下来,还是现朝的,却是非常的宽容。

在位9年期间,唯一一位朝中大臣被李渊下狠手除掉的,就是刘文静,他可算是李渊能登位的大功臣。

之所以被李渊找借口除掉,最大的原因就是刘文静与李世民之间关系过于密切。

刘文静的才能在当时整个朝野中算得上是位能臣干臣,他的冤死,令李世民对李渊的态度不再抱着希望了,很大程度上促使李世民下定决心,为手下那些忠心耿耿的部将,为平生的抱负,为天下苦难的民众请愿。

萧飞,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块走到李渊的面前,同时跪下磕头行礼,齐声道:“父亲好。”

唐国公李渊见到三个儿子都安然无恙,内心欣慰无比,轻抚了一下嘴边胡须,轻笑道:“都起来吧!见到你们没事,为父甚感欣慰。”

他们三兄弟叩完头,行过礼后,才起身站立到李渊后面去。

李渊淡然地接着道:“世民,给你介绍一下这位高僧,这位是云雾寺的主持悟静禅师,是父亲的旧友,你去见个礼。”

萧飞应了一声,移着脚步来到那位年迈的老僧面前,恭恭敬敬地行个礼,从容淡定道:“小子李世民,参见悟静禅师。”

悟静禅师双手合十还礼,他那双充满沧桑世故的眼光,紧紧地凝视着萧飞身上,半晌之后,眼神逐渐变得明亮而深邃起来。

很显然这位年入古稀的修行者从萧飞从容的举止,淡定的神情中看出点什么似的,从老僧那双眼神闪烁出锐利的精光,可看出悟静禅师绝不仅仅是位念经诵佛那么简单的修行者。

萧飞凭借多年坚苦卓绝的训练,又一直在执行着高难度又极其危险的任务,近几年一直处于天堂与鬼门关之间不停的奔波,什么样的危险没经历过呢?什么样大风大浪没碰过呢?

他的心志早已变得坚毅强韧无比,神情淡定而自若,胜似闲庭信步中透着一股君临威压的气度,令人见之倾倒而叹服。

悟静禅师与萧飞之间短短的几个眼神交流下,其中透出一些信息内容,只是他俩知晓。

“老衲受愧于礼,施主拥有无上的慧根,将历经无数艰难,此生注定不平凡,老衲愿与施主共勉之。”悟静禅师似乎有感于心,明悟其意,轻唱一句禅语。

这个老僧口吐机锋,隐隐约约中有所指,几句无头无尾的话,萧飞听得内心又惊讶又亢奋,虽然表面看不出丝毫,但萧飞身子在他说话后微微一震。

悟静禅师是个有大智慧的得道高僧,萧飞这种细微的反应,怎能逃过他的慧眼呢?

同时,萧飞的反应恰恰说明他正走向哪条路去,至于这条路只有两人之间有心如明镜般感悟,他对萧飞的反应感到十分欣慰,自己泄露天机般点醒玄机,显然这年青人已领悟了。

萧飞对眼前这高僧的道行,感到万分敬佩,自己将要走得道路,注定是一条艰难险阻的道路,也注定不平凡的一生,历史早已定格了,他的出现只是再走一遍开创大唐盛世的历史。

他之所以能看破天机,其因是萧飞知道历史的发展,但悟静禅师不是穿越者,更不知道历史发展的轨迹。

而悟静禅师之所以能窥破天机,凭得就是慧根和那双充满沧桑世故的眼睛。

萧飞一进这小亭子,他那年轻俊伟的容貌尤如雕塑般充满活力,那双虎眸不经意间爆出凌厉逼人的光芒,光采摄人心魂,高高隆起的鼻子,显得独特的风格,洋洋洒洒的笑容看似很灿烂,不经意间从他薄薄的嘴唇角边向整个脸部拓展,很亲切很温和,又显得很自信,整个神情举止是那么风轻云淡,伟岸挺拔的身姿不动如山,气度非凡。

他走进小亭的脚步很坚定很稳健,又那么的风轻云淡,尽显出独特的步姿,就是所谓的龙行虎步,整个状态是那么闲庭信步,随意间就流露出独特的魅力。

悟静禅师对他细微的观察,从他一进入这后院就开始,虽然观察的时间并不长,但还是从萧飞举止神态中,看到极其不平凡的端倪,尤其是他身上隐隐透着一股神秘而强大的气场,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威摄天下的王者气势,很明显地感受到萧飞身上拥有着那种君临天下的气息。

刹那间,他仿佛见到那飞龙在天的霸气。

大隋江山气数将尽,隋炀帝杨广在位这些年,一直过度对外动兵,三征高丽,每次都是战败而归,对内为观琼花而南巡,开渠运河,导致开支过度,劳民伤财,民不聊生。

隋帝杨广生性好大喜功,极度残忍好杀,又欠缺治国伟略,短短在位13年,硬生生把隋文帝遗留下来的巨大财富和资源给败光了,逼得把刀举向天下民众。

见过败家子,没见过有这么败家的,华夏历史上两大败家子,一个是秦朝奇葩败家子胡亥,另一个就是隋炀帝杨广,恭喜中奖!

做为一个帝王,不但不为民造福,且把屠刀挥向广大人民,这个举动注定大隋帝国将走向末落。

一个有智慧有抱负的人,当然能看得到大隋江山已经处于飘摇状态,一旦大厦将倾,必然天下大乱,到时群雄并起,各自割据为政,纷争战火将烧遍整个华夏大地。

广阔的河山将没有一处是和平净土,那时才是真正的民不聊生,最困苦的民众将成为刀板上鱼肉,任凭处置宰割。

悟静禅师仅凭观人之术,仿佛见到即将发生的惊天大事,他的高明之处令萧飞佩服不已,如此高风亮节的得道高僧,竟然是默默无名,如此淡泊名利的处世之道,实属不易。

也正因为悟静禅师有此心境,才会修行到如此高深的境界,人无欲无求更无私,心宽则路宽,路宽则好走。

萧飞暗叹华夏拥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,虽然大多时期华夏处于超级帝国的地位,但其中发生多次改朝换代,也昰华夏民族陷入最混乱最黑暗的时代。

所谓不破不立,华夏越是混乱不堪,人才出现就越多,每经历一次动荡,大乱后大治,必给华夏文明带来蜕变和进步。

“禅师修为高深,小子可不敢班门弄斧,希望禅师能给小子指点一二,将终身受益。”

萧飞虽然很敬佩老禅师的智慧德行,但毕竟对他并不了解,当然对这高僧还是很感兴趣的。

悟静禅师呵呵一笑,双手合十宣了句佛门禅语,向坐着对面奕棋的李渊道:“李国公,你生下三个虎胆英雄的好儿郎,不但文滔武略样样精通,更难得是有抱负,大隋江山气数将尽,人民将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中,民不聊生的情景终将再次发生,愿国公做好筹谋准备,以免到时手忙脚乱,你这三个虎儿将是你最得力助手。”

现在大隋帝国虽然处于风雨飘摇的困境中,但毕竟还没有亡国亡朝,所以悟静禅师这话有些大逆不道,若被隋炀帝杨广的亲信亲随听到,以炀帝的残暴,免不了又要定个谋逆的死罪。

李渊虽是大隋朝的重臣,但不是杨广的亲信部下,隋朝此时内外交困的处境,他比谁都清楚。

这次本来想辞官归隐,就是看到隋朝已经腐烂透顶的状况,心灰意冷下,不想成为最后亡国的牺牲品,才做出艰难的选择。

谁知道炀帝杨广竟然不允许李渊辞官归隐,不得已动用李世民与萧皇后之间深厚的关系,退其次求得一次放外当官,而且是同意回老家太原府去当留守节度使。

这官职并不高,在朝廷中算是中等职位,但在太原辖区却是最有实权,官职最高的执行官。

太原府是山西最大最重要的城市,是山西辖区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,又是李渊老家,根基甚稳,是通向塞外的重要战略要地,虽然官职比在朝中部职尚书官位低两级,但还是很满意的。